contact

  •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69号省委党校文欣校区
  • E-mail:wdhl29@163.com
  • 联系电话:0571-88360966
  • 邮编:310012
从"返朴归真"到"天人合一":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
 
             从“返朴归真”到“天人合一”:
                    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
               ——兼论“天道”与“人性”同构哲学范式

 

指导教授:余潇枫
字数:全文共分七章八个部分,约15万字
作者:李德臻
单位:政协浙江省武义县委员会 副主席
 
论文摘要:
   生态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被称为中国“三玄”的《周易》、《老子》和《庄子》,“三玄”之着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深厚生态美学思想,而生态美学思想诞生于人与自然密切关联的存在际遇,在人与自然同在的衍化过程中,人的原发存在向创生与审美存在无限敞开并恒久地与自然万物和合共生而实现“天人合一”,从而逐步形成了老庄生态美学思想与哲学范式。虚极的“天道”与静笃的“人性”同构哲学范式,象征着人对自然万物亲缘上的认同,感情上的贴近和审美主体间性的确立,同时也标志着人类的生存在“应然”与“实然”的调适中抉择了具有历史意义与当代精神双重价值的诗意栖居之境——适然世界。
   本研究属于生态美学范畴,其理论基础为老庄超然哲学思想,并吸收易学无极理论、古代和合思想以及当代深层生态学、后现代主义哲学、海德格尔诗性存在哲学等思想。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并辅助于实地调查等手段汇集资料。通过诠释老庄“返朴归真”哲学思想,以“虚极”与“静笃”为生态审美进路,对“无极衍化”自然之道与“无为创生”人类之德两个审美维度进行思辨,从学理上厘清自然与人类的本真美、衍化美、终极美的内在关联,从而疏浚“和合共生”自然衍化之道与“诗意栖居”人类生存之境的审美通道,提出和构筑老庄生态美学“天道”与“人性”同构哲学范式即“天人同构”范式,最终通达“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衍化的“适然世界”。研究宗旨在于超越西方传统生态审美重物质轻意识、重单一现象轻整体生态以及天人主客二元论思维的局限,倡导人们在老庄生态美学的观照下,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天人关系,自觉“返朴归真”到“天道”本真与“人性”本原的状态,遵循自然生态衍化与人类生命流行的普遍法则,珍视与守护自然生态,内观与调适心灵生态,以平和淡泊的审美态度,“诗意栖居”在人与自然万物共同的“适然世界”之中。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上提出假设和构筑理论体系:一是通过引经据典诠释老庄生态美学“返璞归真”哲学基础和“天人合一”审美终极旨归;二是以老庄的“虚极”、“静笃”哲学思想为审美进路,着重从“无极衍化”与“无为创生”两个审美维度展开思辨,通过“空寂独立”天道生成时候、“安时处顺”天道演化说、大象无形”天道终极说和“持一守中”人性本真论、“循理举事”人性实践论、“上善若水”人性品行论的阐述,从而提出与构筑“天人同构”范式,以达到自然万物“和合共生”与人类“诗意栖居”优态境域,最终殊途同归臻及“天人合一”的生存审美境界;三是以武义“浙中绿岛”案例为论据,证明老庄生态美学“天人同构”范式在当代生态文明实践中的可行性。其目的是着眼于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三个“无家可归”的问题:一是与自然万物相对立,导致大气污染、气候反常、生物锐减、灾害剧增等日益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而失却自然家园——无家可归;二是与他人相隔阂,导致信义低下、法理疲软、人情冷漠、尔虞我诈等日益严重的人文生态危机而失却社会家园——无家可归;三是人与自身心灵相分离导致注重势利、贪婪物欲、信仰困惑、心浮气躁等日益严重的心灵生态危机而失却精神家园——无家可归。老庄生态美学和哲学范式是通过人审美生存的过程而来解决三个“无家可归”问题的,即通过“返璞归真”的生态审美进路而通达“适然世界”的,从而实现“有家可归”——自然万物和合共生、社会安定和谐、人诗性生存的优态境域。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69号省委党校文欣校区
  • E-mail:wdhl29@163.com
  • 邮编:310012
  • 网络传真:0571-56287996
咨询热线 HOTLINE
  • 0571-88360966
  • 0571-88360989
  • 0571-88360959
Copyright © 2022 杭州年代专修学校浙ICP备10034859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