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69号省委党校文欣校区
  • E-mail:wdhl29@163.com
  • 联系电话:0571-88360966
  • 邮编:310012
谢 辞
    选择老庄生态美学作为博士研究的方向,很大的缘由是我与生俱来的生态情结。我幼儿时正值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当教师的父母双双被下放山区当农民,家境非常困苦,是母亲用山薯、野菜、竹笋、蕨草、葛粉和那些叫不出名的野果把我拉扯大的。这就使我从小就与自然界的竹木花草有着天然的感情。在农村时曾用自留地建了一个百草园,一面用草药为父老乡亲治病,一面自个儿沉浸在与草木们为友的人生乐趣之中。那时候我的理想是在家乡当个教师并用草药帮穷苦人摆脱病痛。后来,我当教师了,后来又从政了,岗位与住所换来换去,与我随行的总是那些自己亲手栽种的花花草草和几本生态诗文,几幅水墨山水画,从小植根于心灵深处的这份生态情怀不会改变。大学毕业那年,我将笔名定为颇有几份生态意蕴的“南木子”一直沿用至今,自然生态是一生的不了情。所以,首先要感谢家乡的青山秀水,不仅养育了我还给了我这份朴真的生态情怀。
    我出生时,父亲给我取了一个小名叫“小穆”,出处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字为“少穆”。父亲希望我从小学习林则徐的品格,做一名高风亮节的正义之士。读大学时,我把“穆”字化解成“白少和”作为自己的笔名发表了几篇文学作品。前些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游览了从小就向往的神奇海滩——虎门,可面临的生态环境却让我大失所望:这个拥有几千家工厂,几十家高星级酒店的现代化海滨城镇,空中弥漫的全是被严重污染的臭气,河里流淌的全是被严重污染的黑水,蔚蓝的大海和金色的海滩已随同“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属于遥远的记忆。于是,我站在林则徐雕像前怀着沉重的心情作出博士研究方向的选择:生态哲学与美学。因此,我要感谢让我向往也让我伤感的虎门镇,用它深重的环境创伤加深了我的生态忧患意识。
    1998年初春的一天,我有幸在杭州聆听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和浙江大学余潇枫教授关于发展浙江区域经济的讲座。在民营经济如野马奔腾的爆发期,余教授前瞻性地提出要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提倡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集聚节约型经济。他关心的是绿色GDP增长,是人类存在的优态境域与终极关怀问题。2008年,学校给我指定的博导竟是我十年来常常记起的著名学者余潇枫教授,真可谓是有缘啊。当我表明博士选题为自然生态美学时,余老师给予极大的肯定与支持,并且将选题的立意从自然生态提升到自然、社会人文和人的心灵三位一体的大生态范畴的生存美学境域。从此,余老师引导我一步步从朴素的生态情怀走进老庄“天人合一”生态美学思想和海德格尔“诗意栖居”存在哲学的美妙殿堂,而后又逐步进入“适然世界”这一崭新的审美生存境界。我敬佩于余老师高瞻远瞩的学术眼界、诲人不倦的师表作风与平和淡泊的学者品格。在此,我对我的导师余潇枫教授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整个读博过程中,得到了浙江大学金雪军、陈劲、范柏乃、蔡宁、姚先国、陈菲琼等任课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浙江求是经济研究院周文骞、吴晓波、何栎、蔡德绍教授的帮助,同时还就儒释道生态观、和谐观、审美观等问题得到浙江大学楼含松、张家成、孔令宏教授的开导,使我顺利地完成了博士研修的全部课程。在读博期间,我先后发表了与本研究有关联的学术论文5篇(附论文目录)约6万字,在撰文过程中得到了浙江大学周玲强、吴次芳、张蔚文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丁成日教授,浙江财经学院陈惠雄、徐宝根、鲍海君教授以及我的学友邹伟平、鲍江鸿、胡朝东、叶河、胡旭东、朱连法等先生的帮助。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为了撰写博士毕业论文,我进行了多次“寻道访师”,先后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龙虎山祖庭嗣汉天师府主持张金涛,中国道家养生协会会长王成亚,道教青城派武术掌门人刘绥滨,浙江玉皇山福星观监院高信一,重庆缙云山绍龙观主持李一,天台桐柏宫住持张高澄,金华黄大仙祖宫住持施清纯等道界真人的开导点化,加深了我对老庄及道家道教生态哲学与美学的了解和理解。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同时,要感谢陪伴我一道风雨兼程参与对“浙中绿岛”课题实地考察的武义县农办鲍晓明、统计局陈先林、旅游局蒋樱、政协办余俭勇等十多位同志。感谢李佳同学在自己读博士学业很忙的情况下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文献。最后,还要感谢武义县政协骆瑞生主席和政协机关的同事们,对我读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这些年来,我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感谢家人的理解与照顾。
    三年植树、三年读博、三年寻道、三年著书,用十二年时间完成一部具有老庄思想的生态美学著作,这是我的毕生之愿,也将是我这一生最有意义的事情。时下,我亲手种植的十多亩树木已郁郁葱葱,博士毕业论文也已接近完稿,接下来的寻道之路还很长远,著书之事更为艰难。我期望我的导师、诸位老师、道界真人和学友们一如既往地予以指导与支持。(摘自李德臻同学的博士论文首页)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69号省委党校文欣校区
  • E-mail:wdhl29@163.com
  • 邮编:310012
  • 网络传真:0571-56287996
咨询热线 HOTLINE
  • 0571-88360966
  • 0571-88360989
  • 0571-88360959
Copyright © 2022 杭州年代专修学校浙ICP备10034859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