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开大学今日(十二月二十一日)举行第二十届毕业典礼,由校董会主席方正博士主持典礼,并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予四位杰出人士 ── 莎莎国际控股主席兼行政总裁郭少明博士、银行家及前任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主席林李翘如博士、全国政协委员及首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以及香港著名小说家刘以鬯。
香港公开大学校长梁智仁教授在典礼上致辞时表示,该校秉承「有教无类」的办学宗旨,在这方面取得卓越成就。
他表示,公开大学通过遥距教育的独特模式,让过往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升读大学的在职人士完成大学课程,成功为香港培育人力资源,使本港发展成为知识为本的经济体系。迄今,公开大学的毕业生人数已高达六万多人。
梁智仁教授称,香港的资助学士学位数目有限,即使现时亦只有百分之十八的适龄学生能够入读资助院校。虽然公开大学是一所以遥距教育作为本业的开放大学,但因应社会需求,贯彻「有教无类」的宗旨,大学于二○○三年首办全日制面授课程,让修毕中六的学生申请入读四年制荣誉学士学位课程,同时实行了现时广为宣传的「三三四」学制。他说,公开大学全日制课程的政策,协助了未能入读公帑资助院校的中学毕业生实现升读大学的梦想;现时全日制课程的学生数目已超逾六千人。
梁智仁教授续称,公开大学为应付推行全日制课程对校舍空间所带来的需求,早前于短时间内建成了第二期校舍,但并未因此停下脚步。最近公开大学更成功获批位于忠孝街的地皮,用作兴建「新学院」,进一步发展全日制课程,开办文化创意、检测认证和医疗服务相关的学位课程,为中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
此外,梁智仁教授表示,公开大学将继续努力发展网上课程。他指出,网上课程使大学教育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向更多有志学生提供进修机会。
梁智仁教授又表示,大学在「有教无类」宗旨的背后,意识到现存的教育模式未必切合所有学生的需要。公开大学当前目标之一,就是推行融合「面授教学、遥距教学模式、以及纯网上教学模式」等优点的混合学习模式教学,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以达致最佳的学习效能。
香港公开大学在过去二十二年,以遥距、全日制面授、兼读面授及全网上多种修读模式,提供不同种类的课程,全面照顾社会各界的进修需要。今年四场毕业典礼于今日及明日一连两天在伊利沙伯体育馆举行,毕业生逾六千三百人,其中约一千七百多人修读全日制学士课程,约五百五十人来自内地。毕业生中约五成获颁学士学位,约两成取得深造学位、文凭或证书。



图一:(左起)校董会张永锐副主席、梁智仁校长、郭少明博士、李荣融先生、刘以鬯先生、林李翘如博士、校董会方正主席及黄奕鉴司库。 |
图二:梁智仁校长致辞。 |
图三:香港公开大学今年有逾六千三百人毕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