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五天的香港考察交流之行在紧凑的行程安排中顺利结束了,期间我们参加了香港公开大学的5堂讲座、与2个香港律师行进行了交流、访问了香港大律师公会、参观了高等法院并旁听了一个案件,当然还少不了观光和购物。
今天静下心来,回顾这次香港之行时,收获颇多。而其中感受最深的是,这次交流活动让我拓宽了眼界和思路、更加坚定了要做一名优秀律师的胸志和决心。
一、印象深刻的人、事、物
1、礼貌、文明、儒雅的香港人
之前对香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港剧,而对香港老百姓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这次行程虽短,但香港人的礼貌、文明和儒雅,从我们到达机场那一刻开始就无处不在,机场有序的服务、地铁站前的自觉排队,没有了内地司空见惯的大声喧哗、没有了内地理所当然的横穿马路,脸上更多的是微笑、身上习惯的是西装和领带,马路上的干净整洁
我并没有贬低我们内地人的意思,但香港人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律师也需要创意和创新
在香港公开大学听讲座,由于和我们组团同行的还有一个MBA的班,所以在讲座内容的安排上,并不是以法律为主。行程中的第二天下午是由香港公开大学李兆基商业管理学院邹炳文博士主讲的“创意与创新—21世纪之挑战”,邹博士的讲座很生动、很互动。这堂讲座很显然是针对MBA班而设置的,讲座结束时,有律师同仁在为讲座内容与我们律师没有多大关联性,有几个已经认识的MBA的“团员”们也跟我说,这讲座其实你们不用听的,跟你们律师又没有多大关系,听了也没用,我笑了笑,非常肯定地跟你们说:“有用,很有用……”,。我在心里想,其实我们律师也和商人、企业家一样,我们从事的事情跟社会经济活动息息相关,我们提供的也是服务,我们律师当然也需要创意和创新,而且这一点,我们没有多大的认识。虽然到现在我还没有想到具体的对我从事律师工作有益的创意和创新,但我相信,有了这个意识,今后一定受益匪浅。
3、长廊相连的中环写字楼
我们进行交流的2家律师行都位于最繁荣的中环,中环高楼耸立,有名的律师行都在中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不是那一幢幢高楼,而是连接每个高楼的长廊。中环的每个写字楼都是由长廊连接的,写字楼与写字楼都是相通的,这样的设置应该是经过科学论证的,好处多多:
(1)行人通过长廊穿梭,不需要过马路,缓解马路交通压力;
(2)行人走在长廊不怕风吹和日晒,这保证了行人愿意走长廊;
(3)方便了每座写字楼之间的往来。
中环的长廊是香港规划精妙之处的代表之一,香港是一个人口密度较大的地方,为什么交通会这么顺畅,除了行人的素质外,道路、交通本身的规划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内地的相关专家不乏出国考察之举,但真正拓宽眼界的确是少数,“杯具”啊。
二、中港律师间的交流碰出火花,律师事业大有作为
大陆和香港执行的虽然是不同的两套法律体系,但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作为我们律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和能起到的作用应该是差不多的,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之前,在我的意识中,自己主要专注于如何提升专业技能、如何开拓案源、赢得客户,这可能与自己本身的资历、以前接触的事物面比较窄有关;通过这次与香港律师的交流,自己的意识和志向有了提升,孖士打律师行的全球战略、何耀棣律师行大力开展的内地公司并购业务、大律师公会青年律师代表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对我是一种触动,相比内地,我感受到香港律师业更关注整体战略、业务领域更广泛、更独立、更注重职业操守和修养,使得我今后进一步注重个人业务能力的提升外,对律师行业的发展、律师业对整个法治的推动有了更多的思考,同时让我坚信在经济日益发展的内地,律师事业将大有作为。
5天的香港考察交流,让我拓宽了眼界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要做一名优秀律师的胸志和决心,相信同行的14位兄弟姐妹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我们这次真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