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荣誉之极,我能成为杭州首届赴港学习的15名青年律师之一。临行前,市司法局魏民副局长的一番寄语,令人兴奋又倍感责任。如此这般,2011年1月2日——新年伊始,我们一行15人飞抵香港国际机场,为期五天的深入学习由此拉开序幕。
应该说,被安排于香港公开大学、香港律师协会、香港贸易发展局及孖士打律师行的课程是紧凑的:1月2日上午,香港公开大学李兆基商业管理学院的
连轴转的课程安排,平心而言,我所获的知识数量是有限的、触及的知识深度也是有限的——皆有待继续消化。然尽管如此,这些天的参观、学习、交流、生活所触及的新鲜事物、新鲜理念犹如一眼甘泉,饮而沁人心脾,颇生感悟,现拣其中关键词一二展述之。
关键词一:包容。记得,100多年前林则徐写过一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中,我个人最为欣赏的是“有容乃大”四个字,于欣赏程度而言,与“上善若水”持平。一直来,我坚持认为:无论国家、城市、单位甚至个人,唯有心胸足够大,才有能力吸储各式精华,足够去谋求更大更远更久的发展。
何为“容”?冲突最为激烈时往往最能表现内涵,我粗浅地信奉:容忍骂声乃“容”内涵凸点之一。五天所见所闻,我大致可断言——香港做到了。一看,香港公开大学“民主墙”。比较建筑规模而言,香港公开大学甚至不及杭城一所高中,更别提与浙江大学之紫金港校区相比了,但她教育文化骨子里却存一浩然荡气,从设于教学楼大堂处的“民主墙”可窥的一斑。“只许校方放火,不许学生点灯。反对校方以商业性质为由,妨碍学会为学生提供福利”、“读书死、死读书、书读死”等刺眼的文字,皆置于“民主墙”上供学生、游人评论拍照。
二看,香港高等法院“大字报”。香港高等法院之地位,应不逊于内地各省高级人民法院,那是何等庄严的场所。然
三看,汇丰银行大楼*“锣鼓队”。1月6日中午,香港高等法院聆听完一刑事案件庭审后,我等一行乘上“顶铃铛”(注:轨道公交车)赶往位于香港中环遮打道10号太子广场的孖士打律师行。恰要途径汇丰银行大楼,距离数百米远时已传来敲锣打鼓声——咚咚锵、咚咚锵——近时一看,两年长者盘坐于大楼正门处,定时齐声敲打着摆于身前的两对锣鼓,其背后则挂有数条横幅,内容乃“向雷曼追诉”之类云云,另若干妇女各自胸前挂了一牌子,一妇女胸前牌子上书“雷曼还我血汗钱”。据随行的何校长介绍,这些人在此已有些光景了。又一如此“碍观瞻”之景,能如此大张旗鼓地存于闹市之中且能如此之久,竟无“城管”清理,不得不再赞一个“奇”字。尔后,我背时地“百度”了一下,确有报道称“香港16家银行被指不愿100%赔偿雷曼苦主”。看来,汇丰银行亦在这16家银行之列了,“敲锣打鼓”系事出有因。
关键词2:秩序。1月2日下飞机至酒店途中,接触香港的第一感觉是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受地形所限,香港道路多是弯曲的,那种一通到底的道路,至少我是没见着的。按理说,这种弯曲道路“玩漂移”可以、竞速则不行,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香港出租车的跑速远远超过杭城出租车、几乎达50%以上!毫不夸张的说,下上班高峰期时,闹市区能跑个30-40码那是非常不错了,但我见到的开最快的香港出租车速度竟接近100码。汗颜,当然或许那车也是超速了。
香港出租车怎么就跑得起来?这一问题我困惑了一两天,某时突然意识到:哦,香港这边没有自行车、电动车!这一点,也得到了其他团友的响应。但我进一步想,难道杭州去掉自行车、电动车后(当然这是不现实的,毕竟这两个交通工具分担了很大一部分的交通运输压力),出租车等就能跑得起来了?个人给出的答案仍是:NO。一来,杭城道路交通设计还有不少瑕疵;二来,杭城民众为数不少还缺乏一种强烈的“秩序意识”,当然也包括我在内。
香港行人闯红灯的,不是没有,但极个别而已;香港车辆乱变道的,不是没有,但也极个别而已(去香港贸易发展局时所乘大巴车,即是)。回过头来放眼杭城,情况就反了过来。大氛围影响个体行为,当绝大多数人均缺乏“秩序意识”,乱变道、乱加塞、闯红灯……又会有几个人顶得住压力而等待红灯变绿?毕竟,在杭州见到老外闯红灯,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反之,当绝大多数人均恪守“秩序”的话,即便是前面提及的“贴大字报”、“挂横幅”、“敲锣打鼓”那般极端行为,也会表现得那样的秩序井然。
终归,人是向往秩序生活的。有时候虽“乱”,然一旦某个人振臂一吼,秩序刹那间或许会变得井然。更多时候,我们缺的不是秩序“潜”意识,而是秩序的卫道士。记得1月3日,香港公开大学课休午餐时间,一大帮人涌在点餐吧台前、唧唧咋咋,突然站在一旁的女生用粤语大声吼道“吃饭排队”!周围一下子静了,原先那帮涌成圈的人群霎时排成一条线。吃饭排队秩序恢复了,那位女生无疑便是这次事件的秩序卫道士!站在她身后的我,感慨万千。
关键词3:创新。临行前,随行的何校长说了一“T字结点论”,内容大致为:当今社会需求的人才知识结构为T字型,“—”代表知识广度,要博采众长,吸收来自各领域的知识;“︱”代表知识深度,要刻苦专研,深入挖掘本领域的知识。同时,每个人又各是一条线,每一次学习或交流等则是一次机会,一次让自我与他人交结而形成结点的机会,人的一生结点越多,关系就越广,机遇就越多,成功概率也就更大。
T字型结点论,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活络了我此行去香港的体验视角。
哦,有时候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Why 或 Where,而在于When。很多事情,往往只有打破了习惯性思维,才能找到解决之策。果然,香港律师们也正这么思维着律师的发展。
王桂埙会长今天的这番想法,或许就是我们律师及律师所明天的走向。换一个角度拓展,空间或许更加广阔。
匆匆五日,转眼即过。叹不虚此行之余,另向司法局领导及一路随行的何校长、屠老师等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