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有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怎样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他用拇指和中指捏着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 "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 "有哪位同学闻到苹果的味了吗?”
有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 "我闻到了,是香味儿!”
"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苏格拉底又问.
学生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
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的从每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 "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回到讲台上后,他又问: "大家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
这次,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
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中间,让每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回到讲台后,他再次提问: "同学们,大家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
他的话音刚落,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全部举起了手.
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慌忙也举起了手.他的神态,引起了一阵笑声.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 "非常遗憾,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
让一枚假苹果变得香气四溢的不是什么魔法,而是一个"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是西方传播学中的著名理论,由德国心理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尔-纽曼提出.
1973年,在德国大选及一系列舆论调查之后, 伊丽莎白-诺埃尔-纽曼发表了《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指出,人出于社会天性,为防止交往中的孤立,总是寻求与周围关系的和谐.这样,在舆论上就形成一种沉默的螺旋现象:当人们在公开发表意见的时候,如果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处于优势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发表这种议论;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处于劣势时,为防止可能的孤立而保持沈默.而一方的沉默螺旋就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一方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发展过程.
这一理论对传播学领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多数的学者开始从热衷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有限效果模式"转而进入了坚信传播的"强大效果"的时代.
基于此,纽曼又提出了关于沉默的螺旋的五个假定:(1)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2)个人经常恐惧孤独;(3)对孤独的恐惧使得个人不断地估计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4)估计的结果影响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特别是公开表达观点还是隐藏起自己的观点;(5)这个假定与上述四个假定均有联系.综合起来考虑,上述四个假定形成、巩固和改变公众观念.
在这五个假定的基础上,纽曼又发展起了一套以沉默的螺旋假设为核心的关于舆论的学说,主要有以下三点:(1)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