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因此每天都要浪费至少一个人的劳力到别地跳水.
后来,姓丁的人家决心在后院开一口井,请求许多人帮忙.他们用了很多功夫,花了许多钱,终于喝到自家井里的水了!
有了这口井,姓丁的人家都觉得轻松多了,挑水浇园和饮用都不必到很远的地方去.入秋时,田地还获得了大丰收.于是,他们家的人对邻居说: "我家开了口井,等于得了个人! "
有人在一旁听到这话,连连点头.于是,这人就把这消息当作新闻给别人说了.可是过了几天,人们纷纷传说: "姓丁的人家开井,从井里挖了个人! "
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全国各地的人都听说了,丁家从井中挖出一个大活人.
没多久,这话传到了
丁家的人见
上面这个故事虽然是一个笑话,但它却反映出一个值得所有我们重视的传播规律: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失真.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术语叫牛尾效应,指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比如说有某种啤酒,因为歌星唱的流行歌曲里提到这种啤酒,年轻人中开始喝,酒吧的老板发现很好卖,脱销了,就告诉批发商这种啤酒很好卖,我下次的进货量翻一倍。批发商收到了订金,发现很好卖,就向商家多订了一卡车。经过层层传递,层层失真后,到一定的时间汇总到生产厂家,要满足“需求”可能就要加一条流水线了。这个时候流行歌曲过时了,销量回到了正常水平。原来生怕脱销的商家就放大需求,现在积压了怕处理不掉又纷纷销价处理。这样就产生了亏损。
这种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上很想像一根甩起的牛尾,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尾效应。可以将处于上游的供应商比做梢部,下游的用户比做根部,从牛的尾巴到牛的屁股,从供应商的末梢到供应链的源头不停的左右摇摆,一旦根部抖动,传递到末梢端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在生活中,我们也必须全面地判断一个信息是否被扭曲,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且加以理解和运用,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最真是的最原始的信息。实际上这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考察:它是事实吗?它符合逻辑吗?它能产生正面的效应吗?我们是处理这个信息的适当人选吗?我们从中能归纳出明确的结论吗?
因此,在生活中要避免传播扭曲效应的影响,一方面必须了解足够准确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要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学会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判断和分析。
如果说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客观因素而造成扭曲,那是一种现实、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改进,但是生活中偏偏就有一些人不讲究沟通的方式方法,结果导致不必要的信息扭曲,造成交际失败,那就有些咎由自取了。
在这方面出现的扭曲,一则是由于沟通者不看对象,不讲方式,二则是由于沟通者没有掌握必须懂得的表达方式,从而造成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