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唐朝有一个皇族的后裔叫李载仁,生性迂腐,行动迟缓,不吃猪肉。安史之乱中,他为了逃避战乱跑到湖北一带,在当地的军阀高季兴属下担任了观察推官。
到任不久,他接到通知去参加会议。正要上马的时候,跟随的两个仆人因为口角打了起来。李载仁见此情景不由勃然大怒。他转身命令仆人从厨房中拿出饼和猪肉,罚打架的人面对面地吃下去。
在其他仆人惊羡的目光下,两个打架的仆人吃完了饼和猪肉,抹了抹嘴。
这时,李载仁板着面孔郑重其事地警告他们说:“以后如果还这样,就在猪肉里面再加点酥油,重重处罚你们。”
这个李载仁所犯的错误,在心理学上称为“虚假一致偏差”。虚假一致偏差是指由于人们认为有很多人的信念,价值观与行为同自己的一致,所以会出现坚信自己的判断及行为的正确性,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的倾向。
罗斯等人在一项经典研究中,问大学生是否愿意在身上戴一块写有大字的大广告牌子在校园里漫步30分钟。有些人同意,而有些人则拒绝了。可是回答问题的两类人都认为大学生中有2/3的人同意他们的选择(同意或拒绝)。显然,他们的估计都不是正确的。
虚假一致偏差是人们坚信自己信念,判断正确性的一种方式。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人们在认知他人时总好把自己的特性赋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与他人是相同的,例如,自己疑心重重,也认为他人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际也认为别人好交际;吸烟的中学生普遍认为大多数中学生也同他一样吸烟。在西方的社会调查中,常常会发现持有一定政见的人认为大多数其他人的观点和自己一致。
有时候,虚假一致偏差不仅会造成人的错误认识,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的行动,还可能造成沟通中的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