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很多细节不影响成败,更不能决定成败,比如蜀字旗帜和玄字号牌;很多条件必须是不存在的状态,事情才能成功,这时候的条件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之无;如果是属于N范围之内的细节,虽然不能决定成败,但是可能会影响成败,因为缺少这个细节等于N没有具备,事情就不一样了,比如汉朝的尘土和冰火之间的计量表。这个有N则成,缺一则败,这就是我们做事情最根本的方式,知道“有N则成、缺一会败”的道理对我们的人生极其重要。
决定成败的既然是N,那么到底哪些细节属于N的范围就是最关键的问题了,比如找到大自然对汽油体积的那些影响。
但一个事物当中的细节实在是太多了,把真正属于N之内的那些细节分析出来、总结出来,总结成相互独立的已经穷尽的若干个条件,然后再考虑怎么去促成这些条件,这是了不起的本事,也是管理者真正需要的。
常写论文的知道,论述一个问题的必要性,比如企业为什么要创新,或者美国日本德国布基纳法索埃塞俄比亚等国在这个问题上都有什么经验,这都是很容易的事情,有微软的office为出版界的巨大贡献,只要“一二三四”的不停复制粘贴就ok了,资料方面,有百度也就够用了;但讨论一个事情究竟应该怎么办,具体怎么操作,比如究竟什么是创新,怎么创新,这很难。
就像达芬奇所说一个借着引用来从事辩论的人只是在展示他的记忆力而已,所以我也不敢引用太多;就像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所以,我还是要“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说:
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我们社会真正需要的,是最有价值的。
柏拉图的般若波罗密
我们一般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称为西方思想的三圣,彷佛东方文明中老子、孔子和佛陀的地位一样伟大。
同样是参悟到了“缘起色空”的道理,佛陀提出了人性真正自由的出路,而柏拉图则提出了现世中人们“般若波罗密”的具体操作方式。
柏拉图的这个“般若波罗密”的操作方式是由三个原则构成的:
1、主要因素有限原则:
我们先设定一个目标,月薪五万也好,海外上市也好,签单百万也好,美人共眠也好,总之是设定了一个波罗密。当然,我们不推荐设定那些有违公平正义的波罗密。
接下来,我们开始做分解工作,研究究竟是哪些因素、哪些条件可以成就这个目标,这些条件要分别的独立分析出来。这个时候柏拉图提出,我们分解出来的这些因素先不要太多,先抓主要矛盾,找主要因素。比如,先找出最重要的影响目标成就的3个或者4个因素,不能多,否则将失去找出主要因素的意义。
比如月薪五万,对很多职场人来说这不算是一个小目标了。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月薪达到当地商品房一平方米价格的人叫做白领,因为货币的真正价值是购买力,这在我的《举重若轻的职场哲学》中有更细致的讨论。总之,白领的标准是和房价相关的,比如北京7000,上海7500,或者西安5000等等,白领月薪的4倍一般就属于高管了,那月薪5万的肯定就是高管了,不管他在哪个城市。
要达到这样的彼岸,需要哪些条件呢?
你的劳动力或者你的管理力至少要差不多值得这个价格,也就是说你投入企业的资源有资格参与这么多的分配,短期忽悠成功的,我们暂时先不讨论;你需要稍微包装一下自己,有个海归身份,有多年中层主管经验,有什么大企业经历,或者大项目经历,等等;你需要寻找到一个出的起也愿意出这样价钱的企业,而且必须有机会和高管接触上,高级合作是必须有人身信用包涵在里面的,不是投份简历xuexihr.com/h/z或者在网上能直接预订的;你还要让企业决策人相信你值这个价格,换句话说,你要让人家认为,哪怕是错误的认为聘用你将至少给公司创造500万的价值增量,人家才会出500万的12%即60万年薪来雇佣你。我们知道,在正常市场条件下,我们的收入就等于我们创造价值增量的8%到12%,虽然有时候这个增量不太容易量化出来,但这个比例是大约不变的。
同理,“企业上市”和“我为秋香”也都是这样考虑和安排的。
意大利人帕列托说20%的数额占80%的权重,毛主席说主要矛盾个数少但分量重,都是这个道理。幽默的是很多时尚的管理学家拿着这个2080法则去说三道四的企图教育别人如何管理,却自己都不清晰其中的哲学根基,要知道虽然20%的客户带来80%的利润,可20%的人也会给你造成80%的伤害,辩证法先要及格,再来说管理的事儿为好。总之,对立统一之间,主要矛盾扭住了,事情就控制住了,这也是一种“大乘教法”。
缘起色空,条件多了去了,都分析,都处理,势必一事无成,所以,先分析我们能参与、能努力的主要矛盾所在,把这些条件择出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为“我一定要把这个因素当主要矛盾”或者“我只想要3个主要矛盾”,于是故意对其他条件进行不合理的删除或者合并,这样分析出来的N不是真正的N。
2、重要性上升原则:
在N个条件当中,是有权重顺序的,我们把主要矛盾排在前面。
当我们已经解决了主要矛盾的时候,次要矛盾的重要性就上升了,次要矛盾就转变成新的主要矛盾,这是《易经的管理哲学》中变易、不易的道理,这个我们先不展开说,我准备最近将这些内容都放到博客上面去,希望有机会和大家深入交流。
我们促成了一个主要条件,是海归高管也好,BVI的手套公司也好,与买方经办人奖金平分也好,卖身葬小强的进入华府也好,总之,重要性排在最前面的这一两个条件具备了,那原来相对比较次要的那些条件的重要性就上升了,成为我们现在这个阶段的最重要的因素、条件。
我们有一个课程讲《企业的有效融资》的,就谈到当企业的好项目形成了,愿意投资的资本也找到了的时候,企业获得投资人的信任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了,这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有效融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着企业的组织建设和信用来讲的,你至少要让人家认为你是有诚意归还本金的,不然谁敢投。
这实际上是在第二个阶段重新施行主要因素有限原则,如此不断循序而进,这N个条件就逐步促成了,我们的波罗密就自然而然的成就了。
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永远要记得“条件”和“阶段”这两个词汇,什么条件,哪些条件,什么阶段,什么任务,条件和阶段的排列组合做对了,所有的事情就都是这样成就了的。
说到这里,我们回过头来讨论一下上面提到过的企业战略。什么叫企业战略?这里我们要使用一个管理哲学的重要方法:定义。定义的过程就是追寻事物本质的过程,是分析事物共性和个性的过程,定义由怀疑开始,由归纳完成。
战略就是计划的一部分,在时间上是计划的第一个阶段,在空间上是计划的远期目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传统管理理论的四个职能,只不过最近些年战略被炒作起来了,火了,受重视就单独拿出来讲而已。
不过呢,我也觉得战略这个词儿好听,显得就这么有气派,所以我们也别忒犯葛,也来简单讨论讨论缘起色空的战略思维。
战略既然是远景,就不会是很明细的一个执行表格,它确实是计划中最宏观的一块,是很重要的“大方向”问题;战略在时间上作为计划的第一阶段,如上所述,其实具体的计划还没有出现,甚至计划的目标也还在寻找之中,还在搜集资料、评估自己、考虑资源收集,并且,很重要的,还要分析判断外部环境的变迁发展方向,以尽量求得或能预料我们自己不能控制的那些N之一。
战略的宏观性和远期性造成我们目前的工作难度,《易经》说“其初难知”,我们对远景的判断肯定是要受到巨多因素的干扰的,是不确定性最大的。比如我要找蓝海,这我已经决定了,但那蓝究竟在哪,我怎么样才能蓝起来呢,并且,根据科学常识我们知道从红到蓝的过程中我可能还要紫一会儿,这个怎么办。所以,按照缘起色空的管理理论,我们就要一边找蓝海的N、一边找当前的有。
一方面,远景波罗蜜的N我们应当按照上面的阐述去考虑,这个我们不再赘述;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确定“N中之一”为我们的“目前有、临时有”的目标,也就是研解在现阶段我们的小目标所需要的N。
长期是短期的有机积累,把我们希望的长远战略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评估出来之后,找出这几种情况的N当中的公因数,比如不管我长远战略是什么,我作为企业家都应当懂得一点财务知识、或者和当地官员搞好关系、或者抽空仔细看看《缘起色空的管理哲学》,等等。《鹿鼎记》说“语带戏谑吾是戏、指摘弊发尔如神”(也不知道我背诵的准不准),我这虽是开玩笑,但道理是不错的,您当然已经搞定了这些小事情,但对于远景战略来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解贯彻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总之,先把这个公因数作为我们本阶段的波罗蜜,这样,既是在为长期战略目标努力,有保持了战略的弹性,是科学的战略安排。
这个战略过程的理论框架也不麻烦,就像茅于轼先生说的一样,真正的理论是必然可以回复成日常小事的,这个战略选择、战略安排、战略实施的整个框架其实就相当于炒个中国菜那么简易。
这可不是我的理论创新,这是本民族至圣先贤的祖训。不过有意思的是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教诲被今天很多人解释成“治大国如熬小鱼”,仅仅强调不能翻腾,这未免使老子含笑于九泉了。
炒一个中国菜,和经营一个企业、治理一个国家、操作一个战略、实现一个项目、开发一个产品、营造一个渠道,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是我们管理哲学上的四要素:目标、资源(条件)、步骤、火候。
目标:什么目标,怎么调整目标、分解目标。资源:我有什么资源、什么条件,外界会有什么条件,我怎么去左右和创造新的条件,包括怎么去回避和制止不利的条件,等等。步骤:怎样的步骤、每个步骤的任务是什么、资源怎么保障,怎么把分解的目标去落实。火候:掌握怎样的火候,怎么配比,刚柔、奇正、利弊、内外、张弛、宾主、缓急、动静、你我、主次,等等——这辩证法是中国的第一国学,是从易经“一阴一阳谓之道”流传下来的绝学。
我揣测,“熬小鱼”的理论可能是因为多数理论家都是文化人,就并不熟悉做中国菜,不知道“靠煎炸炖炒爆煸”的千姿百态,不知道火候差了一分钟的葱爆羊肉是入嘴就能尝出来的,所以现在的厨师多数是给羊肉片挂上蛋清之类的糊以掩盖手艺的缺陷。不过脍不厌细的孔子可能是内行,他不见得自己做的好,但是深谙其中内涵,所以古龙说,真正好吃的炒菠菜你们谁又吃过呢?
不过这个“炒菜战略”终究是不如郎兄咸平的蓝海那么好听,也可能缺乏对肾上腺的激励,所以我也就不敢讲太多,只说三点最要紧的是:一是不管炒什么菜,菜刀和油盐之类的总是要有的,这是任何战略的基本条件,二是大约想吃宫保鸡丁或者鱼香鸡丝的话,总是要把买鸡作为第一阶段的小目标的。三是不管如何的战略,都要考虑外部条件、人的行为、阶段、资源供给,等等这些因素去统筹安排,这就回到般若波罗蜜的步骤去了。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战略四要素是一般情况下的,是战略思想的内核,不同战略中具体考虑的内容是由管理哲学的其他内容去讨论的,比如红蓝转变在本质上并不是战略问题,而是创新的问题,至于《管理哲学的四大方法与企业创新的八个手段》,我们接下来找机会再一起研习
庄子说“道之所在、每下愈况”,人生的任何一个细微都是充满哲学的,无论庙堂还是江湖,所以佛在屎溺,佛也在炒菜。
3、繁简互致原则:
繁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简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牛顿的经验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可以发现新定律,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可以发现新领域。”
善哉斯言。
简是对繁进行高度的抽象性归纳合并,“简易”是易经的第一原则,我们有一个课程讲易经的管理哲学,重点之一就是阐述提纲挈领的归纳可以让我们宏观把握全局,核心问题在胸,可以集中精力去解决最关键的问题,所以,对一般性因素、不太重要的因素都应当往最核心因素中去归纳合并,涵盖进去。
比如市场竞争,有人搞服务竞争,有人搞品牌竞争,有人说技术含量更多,有人说附加值更高,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价格竞争。或者让我武断一点的说,市场只有一种竞争,那就是价格竞争,因为服务、技术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换算回产品价格里面去的,这只是一个性价比的问题,是同等价格条件下消费者获得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更好的问题,那就是买便宜了呗。
但价格竞争是事情的本相,不等于我们就死拼价格血战到底,这么一教条就不符合“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哲学了,我们恰恰要升级价格竞争,要在既定价格条件下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成本的方式获得更高的边际收益,市场归根结底拼的是边际效益,利润最大化不是说钱越多越好,而是边际效益最大化,是指即便再多投入一个单位的资源但是已经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的那种状态,这不是总量的问题,而是结构的问题。
所以,在研究这样的战略安排、价格策略等等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又要学会从价格竞争这个“新定律”出发把事情丰富起来、复杂起来,看看到底有哪些道路可以通往罗马,或者可以更快一点、更便宜一点的通往罗马。
繁是对简进行充分的细节性展开推演,简为原则是战略,繁为贯彻叫执行。每一个N中条件究竟分哪几步实现,这个条件的实现还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怎么促成,不同阶段怎么做,等等。繁简互致的道理恰好也是易经思想的一个靓点,我们在《易经的管理哲学》里面会再详细讨论,希望您能有所了解。
总之,只有明确的细化的方案才是可执行的方案,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要规定出不同的任务和目标,最后才是总目标的彼岸的到达。
所以,还是那两个词汇:条件!阶段!谢谢。
繁简互致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因为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不同,在前面阶段时,一些次要因素可以先被忽略,可以简;后来,原来的主要问题解决了,次要问题上升为主要问题的时候,又要把这些新的主要问题繁起来。这主要是时间上的繁简互致。
华罗庚的双法舟阀
华罗庚的伟大,不仅仅是他能做数学题,会研究数学理论,更重要的是,他给我们提炼了缘起色空的成功法则,那就是优选法和统筹法这“双法舟阀”,这是对“条件——阶段”的精彩演绎。
要寻找实现目标的一个重要条件,华老教我们用优选法去寻找,把可能的条件列出来,然后用科学的方法去测试和分析,最后做出决定。
比如今天叱咤市场的低度五粮液的配方,是七十年代五粮液酒厂的著名科技人员刘沛龙的成果,据说现在在五粮液酒厂院子里有一个他的塑像,以此来表彰和纪念科技对酒业的贡献。
把五粮液的度数降低,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却又是一个很重要的波罗蜜。据说在得到华老指点之前,刘沛龙曾经整整摸索了六年,但依然不成功,因为降低酒的度数不是掺水那么简单的,而是一个对酒质的全新要求。1978年,华罗庚先生到四川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的时候,刘沛龙有幸接受了华老的教诲,据说当时的五粮液酒厂还为此特意成立了“双选办公室”,专门研究优选和统筹方法。
华老教诲的优选法,基本上就是运用黄金分割法原理而发明的一种可以尽可能减少做试验次数、尽快地找到最优方案的方法,易言之,最大效率的找到最重要的N之一,事情就接近成功。比如,我们要制造的一种新工具里面,需要加入某种原料增强其强度,那加多少这么原料是最匹配的,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这个时候,我们先估计出可能要加1到1000份之间,那我们当然不必从1实验起一直测试到第1000份了,我们可以借用黄金分割规律来简化试验次数,先测试加618份的效果,然后测试这618份的0.618也就是382份的效果,两个一比较,把错误的那个部分就找出来了,不停的否定之后,很快,正确条件就被肯定下来了。所以,大约一个星期之后,刘沛龙利用优选法就选出了38度和35度这两个最佳度数,并深入设计了工艺和配方。
我不饮酒,但是我在北京的餐桌上最常见到的白酒只有两种,一种叫二锅头,一种叫五粮液,两种极致相映,可见其影响之大,股市就更不必说了。
五粮液的酒客们,五粮液的股东们,五粮液的员工们,原来你们今天的幸福是承受了华罗庚老人的余荫的,原来我们“曲水流觞、佳酿五粮”的时候,是有这么重要的一个条件也在历史的尘封中脉脉影响着的,让我们为华老干杯。
统筹法我这里就不必展开说了,小学课本和初中教材里面都把统筹的科学思想讲的很清楚了,和今天EMBA的教程是差不多的。先做开水,再洗茶壶,把茶叶放好,开水正好烧开了——我这既不是要打尖也不是要住店,我这是要沏杯茶。
考察这些条件,考察条件之间的制约和支持,然后进行阶段的安排,让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逐步展开,然后就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般若波罗蜜去者。
自在菩萨度己度人
当然,最后我们还是要知道,我们能做的仍然只是很有限的事情。
你可能觉得自己一切条件都具备了,可就是还不能如愿,那是因为客观的、外在的那些条件你可能不知道,或者没有穷尽的知道,或者你左右不了。所以黄药师面对海天茫茫曾经以歌当哭的高唱: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
但这并不是你的错,因为这世界上没有人能拍胸脯左右一切因素的,除非他够傻;这世界上也没有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强的,除非他的理想足够小,孙子曰“举秋毫不以为力”,举着根鸡毛满世界招摇:看我,多么强大,居然把鸡毛举起来了,这真幽默。
这世界上也没有人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身家上了百亿的,也只不过是因为他满足了别人的什么需要,所以他才存在的,否则就象大清鹿鼎公抚远大将军韦禅师在少林寺说的一样,一文不值甚至倒欠业障;百亿身家也不全是他的,官大官大大不过棺材,他积累的财富有一部分注定是属于你的后代的,因为物质不灭人会灭,这不是精神胜利法,是自然规律。
得不到,是条件不够;得到了,却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是条件搞错了;失去了,才知道最珍贵的是什么,职能幽怨的无限太息了。
还有,有时候,可能你一切一切的条件都非常非常的好,可她就是不爱你,这个条件没有,就一切都没有了。
因为这些色相终究都是空的。
好在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永远在演进的,新的条件或者新的目标也许会不断的出现;又好在就象冯友兰先生说的一样,人生本来就应该是哲学的,这才是人类的洪福;没有到达彼岸的人,可能在不经意间看见了落樱缤纷,有了“彷佛若有光”的机遇;并且,N的过程就是一种成长的过程,是一种历练的过程,N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人生收获。
还有,人生本来就是利弊相生、有无相用的,你得到的正好是你失去的那么多,只是科目不同罢了,有机会提供给您我的《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哲学》,可能会给您更多的启发。
所以,我们把对烦恼的觉悟,叫做菩提。
菩萨就是菩提萨陲,就是觉悟了;觉悟了,自在了,但仍然有情。